颈椎病的五个常见分型(帮助治疗一下我的颈椎病英语翻译)

2025-01-02 颈椎保健 7次阅读

转自:上观新闻

拿什么来拯救你,20岁的年纪,60岁的脖子,我的颈椎

当代年轻人怎么热衷起吊脖子了呢?

熬夜加班996,换来背疼脖子僵,当代脆皮职场打工人的颈椎咯嘣脆!颈椎病逐步年轻化据调查,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其比例比30-39岁的人群还高出2.5%,占患者总数的 35%,其中 IT,金融,电商职业为颈椎病高发人群。

✦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僵硬,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容易引起头痛头晕

办公桌面太高,或者椅子过低,键盘过远,伏案工作时易引起耸肩,乌龟颈,造成肩背部疼痛不适

长时间趴在办公桌休息时,由于长时间过度牵拉颈部韧带,易引起颈部发酸发胀

枕头过高或者过低,易造成椎旁韧带,关节,肌肉受伤,也就是俗称“落枕”

冷刺激,特别是夏天贪凉,正对着空调吹冷空气,颈背部很容易受凉,而诱发颈椎病颈椎病已经见怪不怪了,其解决手段当然也是恒河沙数,种类繁多!除了传统康复理疗手段,我们医院康复科治疗颈椎病还有多策略哦~

01 深层肌肉振动刺激仪(DMS)『 让肌肉起舞 』

肌肉振动治疗 它通过对深层肌肉施以有节奏地振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加肌肉的新陈代谢,帮助我们更好地放松深层肌肉,缓解肌肉的疲劳与酸痛感02 悬吊训练系统(SET)『 不能错过的运动新潮流 』。

你是否长期被颈椎疼痛所困扰?是否尝试过各种方法都无法缓解?那么你一定要试试悬吊!悬吊治疗 其通过减重、振动、变荷等方法,帮助激活深层肌肉的稳定控制、从而解放我们表层因长期代偿而失活的肌肉群,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减少复发,是一种全新的主动治疗和训练方法。

悬吊训练可以增加颈部肌肉募集,在无负重下做颈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和肌肉力量训练,给你的颈椎“减负”03 肌内效贴贴扎疗法『 物理外挂 』肌贴疗法贴扎技术是利用特殊贴布的黏性和回弹力,持续性地支持和保护软组织,以达到保护关节、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消肿去瘀等效果。

其还可以保护和支持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显著效果。(以颈部疼痛为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小贴士上班族,学生党等长期伏案者一定要多多注意坐姿,枕姿,避免长时间固定一种姿势而引起颈部肌群的疲劳与痉挛!颈椎病可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警惕,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让颈椎病远离你,享受生活!

看看你是哪种姿势

正确的“打工”姿势

康复科同仁医院康复室设置以认知言语治疗(ST)、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吞咽障碍治疗等现代康复技术与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目前设有运动损伤专病门诊开展了高级无创脑功能刺激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肌骨超声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注射(PRP)技术;针式肌电图、表面肌电图检查、吞咽造影检查(VFSS),内镜吞咽检查(FEES)、皮质脊髓束弥散张量检测、等速测定等精准的康复评估技术;以及筋膜刀、SET、冲击波、等速训练、高压氧舱等康复治疗技术。

临床覆盖了老年病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盆底康复、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康复科室秉承“同心同德,仁怀仁术”的院训,始终致力于为患者的功能恢复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李艳 ,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康复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脑卒中、心肺疾病、骨科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后各种相关功能障碍的精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特别是精准神经调控治疗荣获2022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称号,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 SCI论文5篇,专业核心期刊十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 2021年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完成市、区级课题各一项,相关专利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

目前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康复专委会副主委、认知康复专委会常委、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协会康复评定专委会常委、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科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副委员。

茅慧雯,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康复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骨科术后、颈肩腰腿痛康复、脑血管病后运动功能障碍、高级脑功能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医师称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目前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认知康复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副组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吞咽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青年审稿专家。

普通门诊:每周一至周日(法定假日休息)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门诊地点:门诊大楼三楼康复科咨询电话:52039999*71322高压氧舱:每周一至周六(法定假日休息)(开舱时间:8:00;10:30;13:15;15:45)

供稿:张 晶、干 霖审核:李 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声明:演示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68048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