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中小学生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据统计发病率为8.3%-15.2%之多,按照这个指标计算,我省中小学生颈椎疾患有100万之多,其中的绝大部分是早期颈型颈椎病其主要原因为学习压力大、电子设备过度使用、缺少针对性体育锻炼等,造成颈项部肌力量下降而生理曲度异常。
所以预防中小学生颈椎病迫在眉睫,增强青少年人群的颈项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正常至关重要 2020年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垒教授团队,依托首批山东省体卫融合试点项目,开展的“运动处方联合颈椎生理曲度调节预防中小学生颈椎疾患”项目,并于2024年1月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体卫融合示范项目《运动处方联合曲度调节中小学生颈椎病干预操作技术规范》,在产学研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成效显著。
该项目通过创新性的体卫融合模式,为中小学生脊柱健康护航,并形成青少年脊柱疾患预防和健康管理的新亮点精准干预,构建颈椎健康屏障数据显示,中小学生颈椎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生理曲度改变是主要诱因针对这一问题,。
刘垒团队联合医学与运动学方面的专家,制定并实施了以“运动处方”和“颈椎生理曲度调节”为核心的双管齐下策略在济南市兴隆小学、泉泽初级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等教学机构开展试点,覆盖近万名中小学生,成效显著研究发现,学生颈椎曲度、疼痛程度及相关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图1 济南市初三学生展示颈椎运动处方创新技术,推动防治智能化该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该团队与济南捷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自主研发的颈椎生理曲度仪通过人体生物力学设计,能精准恢复颈椎正常曲度,设备便携、易用、效果显著。
此外,团队与山东大学丁庆建教授、毛敏博士还研发出适合校园环境推广的运动处方,让中小学生通过大课间和体育课的简单练习,增强颈项部肌肉功能,矫正不良姿势,从根本上防控颈椎病。

图2 自主开发具备知识产权的颈椎曲度调节器,并形成产品多维融合,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从评估到干预,再到随访,项目全程贯穿体卫融合理念通过医学影像检查与颈椎活动度测量,建立健康数据库,并依托校医互联平台,实现远程指导和长期跟踪。
此外,团队计划利用可穿戴设备收集数据,进一步探索智慧化防治方案社会效益与经济前景双丰收项目不仅有效降低颈椎病患病率,还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经济效益同样令人瞩目通过技术转让,山东鲨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的颈椎生理曲度仪填补了市场空白,预计在全国推广后可创造数亿级市场价值,同时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为社会节约5亿元-10亿元医保支出。

持续推广,共建健康未来 项目负责人刘垒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推动项目普及,通过科普教育和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关注中小学生健康此外,研究成果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逐步制定相关标准,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奠定基础。
通过体卫融合模式,该项目不仅解决了颈椎疾病这一健康痛点,也为构建青少年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了新范例。健康从小抓起,这一理念将助力更多中小学生拥有健康体魄和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