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转自小荷健康App真实经验【基本信息】女,43岁【疾病类型】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治疗周期】住院10天,随访3月【治疗效果】良好初识患者这位病人是一位经常来门诊看颈椎病的病人,她是一位43岁的女病人。
她说她的主要问题是,四肢麻木,而且伴有双下肢踩棉花似的感觉,这种症状已经有1年半了她接着说到,她感觉现在症状慢慢地再加重,双下肢无力感和踩棉花感特别明显,甚至曾经出现过严重的摔倒,而且觉得自己的双手也没有以前灵活了。
我问她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比如大小便失禁,胸腹部束带感,四肢放射性疼痛等等,她说没有我进一步查体,发现四肢肌力、感觉基本正常,四肢病理征阳性,腱反射明显活跃/亢进我看了一下她的颈椎MRI,有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颈3-5尤其重,颈3-4间盘水平的脊髓有些变性。
于是我向病人说到,结合患者症状、查体和MRI检查表现,考虑她的诊断是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她症状时间长且较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反复保守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是有手术指征的由于长时间的疾病困扰,加上摔倒带来的心理影响,病人也希望能够通过手术解决问题,于是完善肺炎筛查后就办理了住院。

图片来源 :讲述者提供术前颈椎MRI:颈椎多节段间盘突出,其中C3-5为重,C3-4间盘水平脊髓变性,颈椎管狭窄治疗过程病人入院后我们从两方面开始准备一方面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准备,即入院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和血管彩超等;另一方面全科医生讨论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全科医生讨论后,认为手术方式可以选择一期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患者术后症状变化决定是否二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目前已出现脊髓变性,存在预后不佳可能;颈椎后路融合手术属于骨科大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较多。
应做好术前备血,术中仔细操作,严密止血,仔细分离,注意保护邻近正常结构,避免神经损伤术后应积极做好疼痛及血液管理,减少手术期相关并发症风险我们充分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及风险,病人及家属手术意愿强烈,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手术如期进行,在全麻下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很顺利,术后患者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术后即刻查体四肢感觉肌力同术前术后我们严密关注患者症状恢复情况,定期复查相关检验检查,关注引流变化,关注患者疼痛情况,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术后疼痛及镇痛相关并发症。
术后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术后积极鼓励患者康复锻炼,降低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关注切口愈合情况,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程度,必要时复查炎症指标,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图片来源 :讲述者提供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第一天,症状较术前改善,体温不高,病人除了伤口轻度疼痛,其他没有什么不舒服我们查体也看到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肌力,四肢感觉同术前,肌张力正常术后第二天,病人说切口疼痛比昨天有所缓解,换药见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及渗出。
等到拔管拍片后看到内植物位置也很好,也已经下地活动了于是病人就办理了出院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 建议佩戴颈托不超过2周;2、 建议休假3月;3、 继续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并按康复医生指导的康复方法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
4、 手术切口每3-5天换药至术后14天拆线;5、 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门诊复查;6、 期间如有不适需随时就诊医生感悟这一例病人是一例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病史长,症状重,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手术治疗还是一个很好选择。
但这一例病人的难点在于手术本身很大,加之她已经出现了脊髓变性,因此手术并不能即刻缓解病人的全部症状,还需要术后营养神经治疗和观察症状变化因此对于这一类病人,我们建议,如果病人一旦出现明显的四肢感觉运动症状,就要及时就诊,明确病变程度,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如果拖延致使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更严重的问题,那么可能治疗起来会更困难,恢复时间可能更漫长,效果却不一定更好著作权归作者张恒所有*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保护患者隐私,文章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真实经验是作者本人或家人的真实治疗经验,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转载如您发现内容有误,欢迎在留言区或后台进行反馈想了解更多颈椎病相关真实经验案例?推荐阅读↓↓↓《妻子伏案工作后常头晕、头痛、举手困难,原来是得了肩颈综合征
》点击「链接」立即阅读>>《颈椎病人告诉你:生命在于运动,不要躺平!》点击「链接」立即阅读>>《55岁的我突然手麻半年,才知道是颈椎病惹的祸!!》点击「链接」立即阅读>>